Pittsburgh Journal 20210715 (1)

宾西华人之() – 👣足迹

作者:Jihong Xu
文字校對:計冠光

3/10/2021
宾希法尼亚州认证了23 个州级历史标誌。其中:
-Beaver Fall 华工
-匹兹堡华埠

1795 荷兰东印度公司雇员带五名华人仆役来宾夕法尼亚州赴任。(陈翰笙-华工出口史料汇编)

1872年,第一批华工从新奥尔良抵达Beaver Fall。

        这近两世纪的风云际会虽谈不上沧海桑田,但匹兹堡经历了两次大的工业转型;两次大流行病的肆掠,两次对同一族裔的打压和排挤。让我们借着这两个新的历史标誌为指南,去寻找华人来去的踪迹,其中的辛酸喜乐,或许能給我们一些启示。

1872 Beaver Fall 华工記录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匹兹堡和周边地区完成从零散的小作坊工业到大型综合性的制造过程的转型,机械化和巨额投资也带来了移民潮。这是个镀金的时代。寻找生活出路和发展的移民带动了蓬勃的发展也搅动了劳工和雇主的紧张关系;劳资纠纷此起彼伏。就在这时,华人劳工被动地搅进了宾州西部的发展和冲突之中。

Beaver Fall Cutlery

        英裔移民Quinn & Mason 可以说是这第一次浪潮中的幸运者。在二十年间他们从一无所有到自己组建公司,并得到宾西资源雄厚的合谐社会团体的投资,成了Beaver Fall 一段时间内最大的雇主。他们在英国家乡招聘来了技术工人,Beaver Fall 刀具厂有了300多雇工。河畔巨大的水能转轴带动了生产和营利的巨兽,也搅起了劳工谋求更多权益的期望。英裔工人的罢工和述求没有被工厂的管理者和股东之一的Reeves 先生接受。 Reeves 先生希望另辟蹊径。

        势力强大的公理会教长建议工厂寻找工作勤恳工作质量良好且不酗酒的华人合同工。但加州华人对来美国中部发展心存疑虑和畏惧。多方努力后Reeves 总算从新奥尔良带回了第一批75位勇敢华工。随后的一年内,255华工也从加州来到地处偏远的宾州西部。

        这些华工的合同是四年,合同内容大致包括:每天工作11小时,日薪 ¥1,每周六天工作,雇主提供住宿, 大米供应以及工作结束后回加州的旅费。同时他们在加州的包工代理商负责将骸骨送归大洋彼岸的故里。

        但他们为雇主带来的利益巨大,薪资支出从每月$13000降到$5900。 同时他们也成为该一城的一景,游客纷至沓来,也给厂主带着新的生意。

Worker at Beaver Fall

        这些坚韧的华工经历了白人同事的仇视与报复和社会的抵触与人身攻击。厂主不得不为他们聘用了安保,华工也只得执器自卫。 当地的酒吧业主们也加入了对华工打压,原因很可笑,居然是因为华工不去酒吧酗酒消费,影响他们的生意。但当一个华工鼓足勇气去酒吧,试图和本地人交流,却被奚落嘲讽,并被扔出酒吧。媒体也是不遗余力地为排挤华工造势,首先开炮的是Pittsburgh Post。华工末到Beaver Fall 之时,该报的社论区便开始对华工的人格及工作质量做歪曲的报道,鼓动当地工人攻击华工,并对匹兹堡厂主股东进行恫吓。

        1873年,法官 Henry Hice 恳言道华工是“我国稳定,勤劳,有用的居民“, 和谐社会组织承诺将工厂八年的部分利润回馈该地的宗教和教育, 以换取本地人对华工的忍耐。

        Beaver Fall 的华工在一起这里短暂的四年后,很多人由包工代理商带往他乡。十名华工失去了生命,他们当年存骸的墓地现在“里个”儿童游乐场,而他们的骸骨己归故里。

        1880 人口普查时,华人己经如浮萍远飘,此地无痕。但Beaver Fall 留下他们的丰富的记录。市历史博物馆中展出当年华工和翻译员的照片,当年将华人带来的人的后代,一个世纪后在电台他们做了专题节目。

        华工的工时长,体力消耗也大,并时常受到骚扰和人身攻击,所幸是厂主不是一个苛酷的人。他提供给劳工住宿的Mansion House条件不差,并提供了翻译和管。有时广东籍的华工在院子里烤好乳猪后,会用铁钎举着送给房管和厂主以示友好。

Mansion house for Chinese labors in Beaver Fall

        工作是辛苦的,生活也是枯燥的,但这批华工也有些与众不同的风格。他们敢开先河为群体的权益而争。当一个工头取消了华工少得可怜的一点娱乐、博彩和鸦片时,这些华工一起走出了工厂以示抗议。

        他们也试着加入周围人的活动。当地人曾报道华工和他们一样在马戏团巡演时捧腹大笑,高声喝彩。一些华工找到一个愿意接受他们的长老会教堂去做礼拜并学习英语。一个在1872年剪了辫子的英俊小生甚至与教会里一个当地女孩开始了浪漫的邂逅。结局可想而知。英俊小生的故事却没有完,在后面匹城故事中他又有一段与众不同的章节。

Dream of Red Camber from 150 years ago

 

Ms. Chow

        华人劳工在这里时间短暂,岁月流逝,但他们留给了Beaver Fall 的财富和神秘感。 2019 年历史博物馆在整理藏品时发现了一卷保存完好的宣纸刻版中文书,这是一部150年前印成的红楼梦,一些角落有些诠释。不知是何人留下了这部书,是翻译的太太容颜姣好并又识字的周女士?还是某个有文学修为的华人劳工?或者就是那个不“安份”的英俊小生?这位英语流利,懂得圣经教义的年轻人是否也习读中文的洪篇巨著?我们不知道答案。

150年前的文字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我们建议那些公民们不要自取其辱。 中国人有权来到这里,如同他们是否来,何时来,在共同达成的合同协议下受雇于何人。。。。“ Beaver Argus, 1873年,3月12日

 

Back to Pittsburgh Journal
Back to CASTP Organ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