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城华人墓葬之随想
Old and New Chinese Tombs in Homewood Cemetery
文:Jihong Xu
圖:Anya Hammer
文字校对:计冠光
匹茨堡东端的家林陵园正是万木葱茏樱云叆叇的季节,各色巨碑雕塑在春阳中诉说着逝者和家族所从来的历史与文化。漫步于此,可见Mellon, Frick, Hillman 等苏格兰及欧裔工业巨擘家族的陵群;第一个为NBA所聘的黑人球员的墓地(Chuck Cooper);俄国移民区的斯大林浮雕; 护陵的精美希腊雕塑;简单而巨大的保守派犹太人石牌。。。。
墓园三区一处合抱的橡树林将FORBES 大道的繁尘喧嚣滤过, 留了静谧给两段延展在南向缓坡上有着中文的墓碑的园区。 居中一棵如盖的山栗树下,三尺青色的拱碑上写着“华人陵区, 立于光绪辛丑年。”
拱碑近处是几十个几乎同样大小的谦卑的白色大理石墓碑, 风侵雨蚀, 中文字已模糊, 唯可辨识主人的名字和籍贯; 稍远处却是各色大理石的墓碑立在同样石质的基座上,粗看去与周围其他族裔的墓群无差。
-此身为传舍,何处是吾乡
家林墓园的Lisa 曾告诉我第三区那片谦卑简朴的碑林是美东最早的浮萍无根的华工墓地, 于1901年由华人丧葬协会合资购买,供这一带的最早来从台山来·KETTLE作坊的华工逝后暂存遗骸,期望落叶归根。 我们从墓园几万份记录中找出了近600 份可能是华人的记录。最早的是19世纪末期, 8份记录有华人的名字的墓葬散落在园中各处, 但我们不能核实。 辛丑年始,所有的华人集中葬在第三区。 其后20年中, 约有140 华人落墓于此, 墓葬粗浅,碑址也无基石,草草地立入土中。
20年代至50年代更多的华人存骨于此, 我们能辨识的最早的墓碑是民国十四年, 大部份碑文写明他们都来自广东台山的几个村庄。墓园的记录也提示大约60-70 个逝者的家人将骸骨迁走,也许终归故里,留衣冠冢于匹茨堡。经济拮据的家庭却只能将无奈人之骨长存于此, 遥无归期。
迄至1982,匹茨堡大学Wu Chien Shiung统计, 家林墓园共有238 处中文墓碑。 很多经年无人祭扫, 弃若荒冢。
2018年, HILLMAN 基金会专门拨款, 重修并加固这些早期的墓地。 现在栗树下的刻着光绪年的拱碑前建了新的墓台, 台上可置祭扫之物。今天一个阔口瓶中的净水中插了几枝康乃馨。
-我心安处是吾乡
从青色拱碑南行, 走过园中小径,是第十一区的建于1960 以后的另一片华人墓地。 各种石质的墓碑和雕塑渐趋丰富, 基石牢固。 这些墓室的主人来自广东,江苏, 安徽 等地,很多已经不在拓刻主人的籍贯。 一些家族的墓区风格各异, 或以中式花纹为饰, 或以碑石造型出色。 一个平实的青石墓碑的铭文写着:“臻优美术, 与世无争。”我仿佛看到墓主恬淡且自信的微笑。另·一个碑上的卧狮仰头向着西方,也许守护着在此生根的墓主并遥望故园。渐行渐远, 如果不是碑上的中文, 这11区华人墓地已经和周围溶成了一片风景。
不由想起苏轼的句子:“我心安处是吾乡”。